经查,上述情况系转引自网络上的相关报道,并无依据,应予以更正。
已分解下达2013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公示了第一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45家企业,发布了钢铁、建材行业能源审计指南。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力度加大,目前全国21个省(区、市)出台了实施意见,各项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自觉转变政府职能、切实简政放权,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企业创新、创业发展营造更加公平的环境,实现工业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一季度,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1%。二是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3年4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介绍2013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当前由于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货币政策工具在控制传统信贷、调节基础货币工具之外,更多地将通过利率工具调节市场的流动性,而非针对通货膨胀。
此外国泰君安研报也预测,4月物价回升低于预期,表明经济增长仍弱,预计4月中国CPI为2.3%、PPI为-1.8%维持低位。从近几个月的PPI数据也可以证实经济复苏并不如逾期那么乐观。消费类企业情况仍在改善,投资拉动领域的企业,随着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也会受益。
如何平衡其和加剧产能过剩、强化结构失衡、增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热切关注的焦点,也是外资对中国经济中长期趋势的不确定预期。但即使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今年一季度,央企的表现也未能实现上述目标。他认为,从经济周期看,即使是滞后周期的装备制造业,外围已经开始复苏,中国企业已经或者正在经历去产能,之后也会跟随出现复苏。实现营业收入5.37万亿元,同比增长7.1%。
实现利润总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这些判断表明高层已经接受,30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正遵循国际经验,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速增长,目前正是增速转换期。
从总体说,2013年实现增长的条件要好一些了,具体增长多少,不同细分行业会有很大差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尽管增速放缓,每年新增就业量仍将保持上升态势,加之人口结构的变化,就业并不会出现总量问题。4月23日的一季度国资委经济形势通报会议上,国资委主任蒋洁敏称,中央企业必须承担保增长的重大责任,这既是重大经济责任,也是重大政治责任。在审计过程中,财务数据会出现调整,央企上报给两个部门的数据也会因此出现不同。
这些变化正在逐渐印证。国资委已成立保增长工作小组,并提出增加值增长要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要达到10%以上的目标。宏观层面,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低于市场预期。如何平衡保增长和加剧产能过剩、强化结构失衡、增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热切关注的焦点,也是外资对中国经济中长期趋势的不确定预期近期经济数据普遍低迷。
政治局常委会称环境污染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突出,强调把环境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抓紧研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重点流域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宏观政策稳住央企保增长带来的政策预期并未成为现实。
对政策不作大的调整导致部分地区、部分行业企业出现的困难,这个用社会政策要托底来解决。在此背景下的央企保增长,难免引发担心,在保增长名义下,国有企业是否还会在竞争性领域再次扩张,导致民营企业面临的玻璃门弹簧门和铁门槛加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在一季度经济相对平稳、新政府更加关注长期增长质量的背景下,短期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此次政治局常委会中,明确提出金融领域潜在风险需要加强防范,环境污染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突出。企业层面的感受更加严峻,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仅增长5.3%,较前两个月累计回落11.9个百分点。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平稳,总体良好,经济增长速度、城镇新增就业等主要指标稳定在合理区间。尽管增速放缓,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仍达到342万人。市场对增长的担忧再起。
近期政策表述一直延续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的表述。而眼下的保增长似乎让政府再次举起投资的大旗,挥动行政的指挥棒,用一刀切的政治命令指挥国企制造需求。
两部委除了央企利润总额存在差异,更值得关注的是,利润变化呈现截然相反的走势。政治局常委会前一天,国务院决定,第一批先行取消和下放71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重点是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项目。
鲁政委认为,这说明将允许地方政府举债,《预算法》修订有望取得突破,真正的市政债呼之欲出。PMI中就业指数已长时间落在收缩区间。
林采宜认为,在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无法回避保增长与结构调整、控制金融风险、政府职能转型之间的矛盾。对当前的形势,政治局常委会提出,经济增长动力仍需增强,政策取向上,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高层对于当前经济的判断似乎出现了微妙变化。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监测的101个城市中,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0,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均上升了0.02。
诸建芳认为,三个领域的防风险政策仍有可能加强。更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高端消费受到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达到55.5%,比去年全年高3.7个百分点,亦高出资本形成30.3%的贡献率。
财政部企业司一位官员回答财新记者询问时称,对央企营业收入、实现利润总额等经济运行数据,财政部和国资委各自独立统计汇总。不过,光大证券宏观分析师徐高认为,就业市场是滞后的,今年一季度的状况是去年三季度经济复苏的滞后反应。
这一目标能否实现,该人士称,潜力还是有的。鲁政委认为,所谓宏观要稳住有两重含义:一是大面上不能出乱子,不能动摇对经济好转前景的信心。
一位参与过央企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告诉财新记者,从发布数据的时间看,两部门公布的央企利润数据应该都是初报数据,上报时点可能不一样。一方面强调宏观政策的稳定,另一方面强调增长的动力,即微观放活,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让企业自主去做,而不是政府直接刺激。从统计数据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他认为,困扰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企业借新还旧,影子银行风险与地方债等问题的成因,都涉及到深层次矛盾,仅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或许能顶一时之用,但要使经济重新恢复活力,惟有继续推动深层次制度改革才是正确之路。
按惯例,国资委会在5月后公布央企年度运行情况,数据由中央企业编制上报,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决算报告,通常较初报数据有所调整。鲁政委同时称,如果不从财权、事权匹配的角度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享和资源配给机制,不改革当前的预算制度,增强预算和决算的透明度,大幅提升地方人大、政协对预算执行的否决、质询和问责机制,即使推出市政债,地方债务风险的劣根仍无法减除。
二是只要确保大面上不出乱子,当前的宏观政策就可以继续稳住不做大的调整。当然,在经济弱于预期之下,货币政策也不会进一步收紧。
国资委近期成立保增长工作小组,要求央企承担保增长的重大责任,强调这既是重大经济责任,也是重大政治责任。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一季度经济形势后一周,中央政治局自2004年以来首次在4月召开常委会讨论经济工作。